首页

国产美足在线观看

时间:2025-05-25 06:48:11 作者:德国汉堡火车站持刀袭击事件共致18人受伤 浏览量:71277

 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(赵晔娇)“人才是第一资源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。”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、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、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建议,加快设立“中国工匠日”,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,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。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,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、战略科学家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、青年科技人才、卓越工程师、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。

全国政协委员、民建浙江省委会副主委、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、浙江省中华职教社副主任郑亚莉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,产业转型升级加快,现代化产业体系重构,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,这对产业工人提出更高要求。”郑亚莉说,例如2024年浙江省“新春第一会”,提出全面加强“三支队伍”建设,要以“大人才观”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。

  在她看来,加快设立“中国工匠日”,有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全面实施“技能中国行动”,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,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,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。

  同时,让产业工人拥有自己的节日,更有着风向标意义,让大家感受到因拥有技能而生活更加美好,因成为工匠而受到社会更多尊重。

  郑亚莉在调研中发现,“工匠日”作为弘扬工匠精神、尊重产业工人的抓手,多地及部分企业已经设立了工匠日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。例如,2019年,浙江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“杭州工匠日”;2021年,江苏苏州将每年的4月28日设立为“苏州工匠日”;2023年,山东青岛将每年的7月26日设立为“青岛工匠日”。

  “因为存在日期各不相同、推进力度各异等问题,亟需以国家层面统一工匠日的日期、规范活动开展等。”郑亚莉建议,在借鉴地方及企业实践基础上,在现有国家工匠主题活动基础上,加强中国工匠培育和表彰工作,形成工匠相关的制度支撑。

  从“普通工人”到“中国工匠”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培养过程,需要个体、企业、行业、政府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,需要时间、平台、制度等有机配合。

  为此,她建议统筹推进中国工匠培养、使用、评价、激励等全链条发展,完善中国工匠专项培养制度,构建中国工匠荣誉制度,常态化开展中国工匠的评选活动,引导企业开展工匠评选活动,制订地方性、行业性工匠专项培养计划,让“爱党报国、敬业奉献、素质优良、技艺精湛”成为产业工人共同的价值追求。

  智能制造时代,工匠的意义非但没有减弱,反而更加不可替代。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内涵,树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工匠典型,推动中国特色工匠文化建设?

  郑亚莉建议,通过开展工匠文化研究,培育凝练中国特色工匠文化,设立全国工匠基金,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匠学院,设计“中国工匠日”标识,引导中国工匠走进校园、社区、社会乃至世界,发出工匠声音、讲好工匠故事,以中国特色的工匠文化引领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,营造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氛围。(完)

【编辑:于晓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暴雨导致内涝 广东消防已营救转移被困群众1534人

活动中,志愿者们手持铁锹、夹子等工具,为公园内的树木修整树池围堰,并清理绿地上的杂草、树枝。来自驻区企业中铁二十二局的孟凡瑞告诉记者:“这几年,单位周边的绿地公园越来越多了,通过参与植树节绿地大扫除活动,既履行了适龄公民植树义务,也有机会参与到石景山区花园城市建设中来。”

2024年扬州市版权知识竞赛收官 增强公众版权保护意识

据悉,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,与杭州市的对口城市——四川甘孜州、青海海西州分别接壤,地处安多康巴文化的结合处,是丝绸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,青藏高原自然生态、人文生态资源的典型代表,被称为中华水塔、江河之源、万山之宗。

国家轨道交通装备关键机械系统及部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

常德自古便是“湘西大码头”,也是百姓口中的“水窝子”。这里有432条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,水量占洞庭湖年均入湖径流总量的48%。但早些年,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环保意识薄弱,部分河流面临着污染困境。以穿紫河为例,这条千年古运河曾因为水系改道、城市扩张被分割多段,周边居民区、养殖场、工厂都往里排废水,已无法自净。

秘鲁部长会议主席在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到访

浙江省台办主任徐晓光表示,浙台经贸合作具有广阔空间,台胞台企在浙发展动力足、空间大、前景好。浙江将继续秉持“在浙台商就是浙商”理念,助力台胞台商优先分享浙江发展新机遇,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,支持台企科技创新和台湾人才来浙发展,深入打造“东引台资”高地。(完)

“00”后工作不满2年拟任副局长?当地回应质疑

南宁9月30日电(林鹤 周义杰 韦建松)9月30日,新建南珠高铁南宁至玉林段开始联调联试,预计2024年底具备开通条件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